搜索
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投资动态

自主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制造工艺 西山科技成手术动力装置“小巨人”

日期:2022-05-25

企业名片

西山科技成立于1999年,是一家专注于微创手术医疗器械研发、制造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,同时也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,自主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制造工艺,专利申请数量超1000项。该企业2018年被评为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很快,可能重庆就将新增一家本土医疗器械上市企业。记者从资本市场了解到,目前,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西山科技),已进入IPO上市辅导期。

对西山科技的上市前景,资本市场和行业内部均普遍看好,因为西山科技在手术动力装置市场份额为内资企业第一,主要竞争对手为国外企业, 是该细分领域最具进口替代能力的国内企业。

研发首款国产乳腺微创旋切设备

填补空白还实现技术超越

从西山科技的一款明星产品,就能看出其为何会被资本市场和行业内部一致看好。

2020年4月,西山科技研发的臻旋—DK-B-MS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检系统,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。这是国内发出的首张该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。这意味着,西山科技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。

西山科技这项成果极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:

全球每年有超200万女性罹患乳腺癌,在中国,每年有超30万的新增病例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乳腺癌三级预防的重要举措,而乳腺微创旋切是一种简便、快捷、准确并且创伤较小的活检方式,医务人员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及早期活检,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、改变患者的生存质量,对提高女性乳腺癌早期诊断积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在西山科技推出这款设备前,我国乳腺微创旋切设备一直依赖进口,市场长期被麦默通、安珂等国外品牌所垄断。西山科技研发的乳腺微创旋切设备靠什么实现进口替代?

首先是价格优势,以乳腺微创旋切设备所用耗材旋切活检针为例,国产设备一上市,进口产品价格立马下降30%左右,以全国每年50万台手术计算,降低患者医疗成本达5亿元/年,社会效益显著。

然后还有技术优势进口设备的取样窗口大小是固定的,在处理较小病灶时容易多切正常组织,在处理较大病灶时,切割效率又较为低下;而西山产品可以做到取样窗口连续可调,可以根据病灶的大小调节旋切窗口,实现精准旋切,最小开窗仅为5毫米,增强了对微小病灶的处理能力,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过度破坏,最大开窗达到30毫米,比进口扩大了20%以上,对大病灶的处理效率大大提高,手术时间大大缩短。

由于技术先进,价格优惠,使用便捷,西山科技的产品快速实现进口替代,上市不足两年,国内用户已超过500家。

两次拒绝行业巨头“橄榄枝”

把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

市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,首款国产乳腺微创旋切设备研发成功前,也曾遭遇“狙击”。

2019年,当西山科技研发乳腺微创旋切设备接近尾声时,被誉为“并购之王”的一家医疗器械行业国际巨头,就对这个研发项目发起过收购。为了我国能够自主掌握这个医疗器械技术,西山科技拒绝了这家巨头的收购提议,从而才让首款国产乳腺微创旋切设备顺利诞生。

其实,这还不是西山科技第一次拒绝行业巨头抛出的“橄榄枝”。

几年前,西山科技研发了一项创新性技术,引起一家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巨头注意。这个行业巨头多次对西山科技进行尽调和考察,并邀请西山科技团队到位于美国总部参观考察,还希望与西山科技展开股权投资合作,甚至可以代理销售西山科技产品。

但是西山科技是一个胸怀梦想的公司,与跨国巨头的股权合作有可能影响公司独立发展,为了创建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品牌,最后西山科技还是选择了放弃合作,独立发展。

除了研发首款国产乳腺微创旋切设备,西山科技还研发了“三维刚性弯曲的高速精准无级变向磨钻技术”,“悬浮式护鞘摆锯技术”等在国内独一无二,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。

目前,西山科技自主研发投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已达30余种,包括手术动力装置、高清内窥镜系统、超声手术系统、电外科手术系统、吻合器等在内,不仅在国内覆盖全国各个省份3000余家大中型医院用户,同时还出口德国、西班牙、韩国、印度、巴西、印尼、孟加拉、泰国、越南、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。

研究持续高比例投入

“高定位、准合需、严贯标”是企业成功秘诀

西山科技的产品也非样样都是“爆款”。在创业初期,免不了走了一些弯路。那时,公司陆续开展了电动开颅机、血液流变仪、精子分析仪等10个产品的研发。

“当时,我们想‘东边不亮西边亮’,总会搞出一个‘爆款’产品。”西山科技董事长郭毅军说,但事实并不理想。彼时,规模小、资金少,各个产品使用领域各不相同。产品不聚焦、做不精,客户接受度也低。

于是,2004年,郭毅军毅然决定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一个篮子里。“起初我们决定留下电动开颅机这个项目。”郭毅军称,起初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收益,但是电动开颅机的使用同样有局限,很快就进入“天花板”。

电动开颅机是传统手术动力装置,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,越来越多的手术采用微创医疗技术。这让用于传统收入的电动开颅机“用武之地”越来越少。

于是,西山科技又将目光瞄准“微创手术产品解决方案”,在手术动力装置关键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,攻克多项难题,研发出了系列产品,随着公司在2010年,研制成功首台耳鼻喉科手术动力装置以及小体骨手术动力装置产品,并成功并完成注册,西山科技的产品条线成功由以前的神经外科、骨科扩展到耳鼻喉科,这三大领域也成为西山科技日后发展的三大主力板块。

如今的西山科技,已经成长为一家集数字化微创外科手术设备及耗材的研发、制造、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也是国家行业标准《电动骨组织手术设备》起草制定单位、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、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龙头企业。

谈起这些成绩,郭毅军认为“高定位、准合需、严贯标”这九个字是西山科技得以发展的秘诀所在。

高定位是指按行业先进水平进行产品定位,不做二流产品,要有创新与超越;准合需是指产品设计输入精准满足客户需求;严贯标是指严格按照技术法规、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开发。

除此之外,西山科技还特别重视技术创新,尤其是重视对研发人员的培养,一方面让研发人员严格遵循“高定位、准合需、严贯标”的产品开发管理准则;另一方面,让每个工程师都有机会参与项目开发,用实战来锻炼和培养技术人才。

目前,西山科技研发技术人员已达130人,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%。仅2018年研发投入就达到2500万元,研发投入占比达26%,完成了内窥镜系统、吻合器、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。正是有了这样高的研发强度,在接下来的几年中,西山科技才能每年都能推出“爆款”新产品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